|
原住民人口統計概況.pdf | |
File Size: | 175 kb |
File Type: |
原住民16族簡介
阿美族
通常自稱「Pangcah」或「Amis」。阿美族語「Pangcah」在某一部分的阿美族部落是「人」或「同族」的意思,而「Amis」是「北方」的意思,為阿美族南下遷移時面對異族的自稱,其他亦有卑南族對阿美族的稱呼之說法。Pangcah的自稱有一說可能源自於從基拉亞散(Cilangasan)向外遷移後對自我來源的描述,進而變成自我族群認同的稱呼,除此之外,由於發音類似舟的意思,因此有指象徵從海外行舟至此的人。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泰雅族
(泰雅語:Atayal),清代稱為黥面番或王字頭番,為臺灣原住民族的一個族群。其分布區域橫跨宜蘭縣、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與南投縣,佔臺灣中北部的山區,其中包括和平溪、南澳溪、蘭陽溪、大漢溪、中港溪、後龍溪、大安溪、大甲溪、北港溪與濁水溪等溪流的主流與支流流域。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排灣族
(排灣語:Paiwan 或 Payuan),臺灣原住民族之一,現今的分布區域主要橫跨中央山脈南段東、西兩側,海拔500至1300公尺的山地,北起武洛溪上游大母母山(Tjavuvu)一帶,向南延伸至恆春半島,另包括中央山脈東南麓與其狹長海岸地帶。分佈於屏東縣三地門鄉、瑪家鄉、泰武鄉、來義鄉、春日鄉、高樹鄉、獅子鄉、牡丹鄉與滿州鄉;臺東縣達仁鄉、大武鄉、金峰鄉、太麻里鄉與臺東市新園里,人口約十萬餘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布農族
(布農語:Bunun,舊稱Vonum),清朝時期、日治時期稱為武崙族,台灣原住民族的一個族群,是臺灣原住民族群中遷移力最廣闊的民族,同時也為南島民族的一支,分布於台灣的中南部(日治時又稱「南蕃」),相對於分布於中北部的泰雅、賽德克、太魯閣等族群(日治時相對又稱「北蕃」)。據口傳歷史及現代研究顯示早期祖居地為Mai-asang或稱Asang-daingaz,大約在今南投地區,而後於某個時期布農族開始了向東、東南、南部的大遷移,造成如今大致的布農族傳統領域主要分布今花蓮縣萬榮鄉、卓溪鄉;臺東縣海端鄉、延平鄉;南投縣信義鄉;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是所有台灣原住民中接壤最多其他民族的族群,現今人口約有六萬餘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卑南族
(卑南語:Pinuyumayan ),音譯比努悠瑪漾、埔努悠瑪雅恩(卑南語:Pinuyumayan、Punuyumayan,後者為南王部落專用),台灣漢人昔稱八社番(閩南語:Peh-siā-hoan),為台灣東部的原住民族群之一,族群分布在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區,以及花東縱谷南方的高山地區,族群主要居住於台東縣台東市及卑南鄉,偏向屬於母系社會,人口約一萬五千餘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魯凱族
(魯凱語:Drekay),為臺灣原住民族,分布於屏東縣霧臺鄉、三地門鄉青葉村與瑪家鄉三和村、高雄市茂林區、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與卑南鄉東興村,人口約一萬三千餘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鄒族
(鄒語:Cou),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稱為曹族,為臺灣原住民族南島語族的一個族群。過去鄒族曾被分類為南鄒、北鄒等二亞族,2014年政府承認原屬南鄒的卡那卡那富族與拉阿魯哇族為獨立的二族,故現鄒族只稱原本的北鄒族,又稱阿里山族、阿里山鄒族,荷蘭文獻記載有「Jarissang」、「Arrissangh」等,清國文獻記載有阿里山八社、阿里山總社,又因分布於玉山周邊,日治時學者鳥居龍藏名之為新高族。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賽夏族
(賽夏語:SaySiyat),又譯獅設族(台灣話:Sai-siat),為台灣原住民族,分佈在新竹縣和苗栗縣交界的山區,居住於海拔高度約五百公尺至一千五百公尺間,人口約六千餘人,是台灣原住民中文化瀕臨危機最深的一個族群,在邵族被承認前是台灣原住民山區人口最少的一族,分佈範圍狹窄,且有被漢化的趨勢,以神秘完整兩年一度的矮靈祭聞名。位於南庄鄉的賽夏族人受客家人影響,多半會說客家語,稱為「南賽夏」;五峰鄉的族人受泰雅族影響,大多以說泰雅語為主,稱為「北賽夏」。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達悟族
(Tao)又稱雅美族(源於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在1897年的調查報告,他在報告中將蘭嶼稱為雅美島),是臺灣唯一主要傳統聚落分佈在台灣離島的原住民族,分布於台灣本島東南外海的蘭嶼上,人口約四千餘人,語言為達悟語,達悟族是海洋民族,以捕魚為主要產業,並以其獨特的飛魚季文化聞名,在1903年日治時期始方有政府派員正式建立建制管治[2]。1998年,主管台灣原住民事務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雅美族人的呼聲下將蘭嶼原住民的族群名稱改為達悟族(Tao),在其語言中的意思是「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邵族
該族的祖先是追逐白鹿翻越「阿里山」一帶('arithan / 'ari a hundun)而來。人口甚少,但與分布在阿里山的鄒族(Cou ; Tsou)在血緣、祭典、語言相當不同,能證明並不是其中一支;另一方面由於和漢族接觸較早,也曾被歸類為平埔族,但該族到底是屬於「高山族」或者是「平埔族」學界並無定見。清政府亦名之為「化番」(歸化生番),既不是「熟番」也不是「生番」。伊能嘉矩將其視為平埔族、鳥居龍藏將其列為高山族。從文化、服飾、體質等特徵來看,邵族均和鄒族人不同,邵族族人自己不但否認他們是鄒族,且發起正名運動。在2001年8月8日政府正式承認邵族為原住民部族之一。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噶瑪蘭族
(噶瑪蘭語:Kebalan),為臺灣原住民族的一個族群,其分布區域主要在於蘭陽平原一帶,與之臨近的還有同屬東台灣南島語族的猴猴族與哆囉美遠族。十八世紀末漢人移民開始大批進入宜蘭地區,噶瑪蘭族的土地與人口大量流失,被迫遷至花蓮與臺東地區海岸,為留存有較多的傳統文化及使用噶瑪蘭語人口的地區。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太魯閣族
最早起源於今臺灣南投地區,與賽德克族有共同祖先。現代人類學者認為,泰雅族與賽德克族、太魯閣族擁有共同起源,可區分為泰雅亞群與賽德克亞群兩大分支。賽德克亞群可再區分為三大方言群:
1.德路固(Seejiq Truku)太魯閣群(Taroko),或稱「托洛庫群」(Truku)
2.德固達雅(Seediq Tgdaya)德克達雅群(Takadaya)木瓜群(Balibao)
3.都達(Sediq Toda)道澤群(Tuuda)陶塞群(Tausa)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撒奇萊雅族
世居於花蓮奇萊平原(即花蓮平原),勢力範圍約在立霧溪以南,木瓜溪以北,曾為花蓮平原上最大的原住民族群。目前有幾個主要部落分佈在花蓮,分別是位在花蓮市國福里撒固兒部落及國慶里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新城鄉北埔復興部落、瑞穗鄉馬立雲部落、壽豐鄉水璉部落,以及豐濱鄉磯崎部落。主要根據地在今日四維高中附近,稱作「達固湖灣」(Takubuwan),清代時稱為「竹窩宛」。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賽德克族
(賽德克語:Seediq),是臺灣原住民的部族之一,分佈於南投縣仁愛鄉。在近代的族群分類上被歸為泰雅族的分支,經過多年的正名運動,終在2008年4月23日成為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臺灣原住民族群。人口約一萬餘人。早在清朝文獻中即可見到該族的記載,日治時期的人類學家雖然發現賽德克族與泰雅族在語言上的差異,但兩者同樣有紋面、出草等文化,故仍將其歸類在後者;而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則有共同的起源與文化,卻在居住地域的迥異以及太魯閣族人的身分認同下分道揚鑣。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拉阿魯哇族
(拉阿魯哇語:Hla'alua,國際音標:ɬaʔaɾua,書寫系統制定前慣以 Saaroa 拼之),舊稱沙阿魯阿族,清代文獻稱為四社生番,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分佈於高雄市桃源區,人口向內政部申報者約461人,傳統語言為拉阿魯哇語,但通用語是布農語。以往被政府官方錯誤歸類為鄒族的一支,和卡那卡那富族合稱「南鄒」,中華民國政府於2014年6月26日承認其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15族。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卡那卡那富族
(卡那卡那富語:Kanakanavu),舊稱卡那卡那布,荷蘭文獻記載為Kanakannavo,清代文獻記載為干那霧、干仔務、干仔霧、簡仔霧等,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人口向內政部申報約414人,主要分佈於高雄市那瑪夏區,傳統語言為卡那卡那富語,但目前通用語是布農語。以往被各統治政府歸類於鄒族,和拉阿魯哇族合稱「南鄒」,原住民族委員會於2014年6月26日承認其為台灣原住民族。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通常自稱「Pangcah」或「Amis」。阿美族語「Pangcah」在某一部分的阿美族部落是「人」或「同族」的意思,而「Amis」是「北方」的意思,為阿美族南下遷移時面對異族的自稱,其他亦有卑南族對阿美族的稱呼之說法。Pangcah的自稱有一說可能源自於從基拉亞散(Cilangasan)向外遷移後對自我來源的描述,進而變成自我族群認同的稱呼,除此之外,由於發音類似舟的意思,因此有指象徵從海外行舟至此的人。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泰雅族
(泰雅語:Atayal),清代稱為黥面番或王字頭番,為臺灣原住民族的一個族群。其分布區域橫跨宜蘭縣、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與南投縣,佔臺灣中北部的山區,其中包括和平溪、南澳溪、蘭陽溪、大漢溪、中港溪、後龍溪、大安溪、大甲溪、北港溪與濁水溪等溪流的主流與支流流域。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排灣族
(排灣語:Paiwan 或 Payuan),臺灣原住民族之一,現今的分布區域主要橫跨中央山脈南段東、西兩側,海拔500至1300公尺的山地,北起武洛溪上游大母母山(Tjavuvu)一帶,向南延伸至恆春半島,另包括中央山脈東南麓與其狹長海岸地帶。分佈於屏東縣三地門鄉、瑪家鄉、泰武鄉、來義鄉、春日鄉、高樹鄉、獅子鄉、牡丹鄉與滿州鄉;臺東縣達仁鄉、大武鄉、金峰鄉、太麻里鄉與臺東市新園里,人口約十萬餘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布農族
(布農語:Bunun,舊稱Vonum),清朝時期、日治時期稱為武崙族,台灣原住民族的一個族群,是臺灣原住民族群中遷移力最廣闊的民族,同時也為南島民族的一支,分布於台灣的中南部(日治時又稱「南蕃」),相對於分布於中北部的泰雅、賽德克、太魯閣等族群(日治時相對又稱「北蕃」)。據口傳歷史及現代研究顯示早期祖居地為Mai-asang或稱Asang-daingaz,大約在今南投地區,而後於某個時期布農族開始了向東、東南、南部的大遷移,造成如今大致的布農族傳統領域主要分布今花蓮縣萬榮鄉、卓溪鄉;臺東縣海端鄉、延平鄉;南投縣信義鄉;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是所有台灣原住民中接壤最多其他民族的族群,現今人口約有六萬餘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卑南族
(卑南語:Pinuyumayan ),音譯比努悠瑪漾、埔努悠瑪雅恩(卑南語:Pinuyumayan、Punuyumayan,後者為南王部落專用),台灣漢人昔稱八社番(閩南語:Peh-siā-hoan),為台灣東部的原住民族群之一,族群分布在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區,以及花東縱谷南方的高山地區,族群主要居住於台東縣台東市及卑南鄉,偏向屬於母系社會,人口約一萬五千餘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魯凱族
(魯凱語:Drekay),為臺灣原住民族,分布於屏東縣霧臺鄉、三地門鄉青葉村與瑪家鄉三和村、高雄市茂林區、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與卑南鄉東興村,人口約一萬三千餘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鄒族
(鄒語:Cou),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稱為曹族,為臺灣原住民族南島語族的一個族群。過去鄒族曾被分類為南鄒、北鄒等二亞族,2014年政府承認原屬南鄒的卡那卡那富族與拉阿魯哇族為獨立的二族,故現鄒族只稱原本的北鄒族,又稱阿里山族、阿里山鄒族,荷蘭文獻記載有「Jarissang」、「Arrissangh」等,清國文獻記載有阿里山八社、阿里山總社,又因分布於玉山周邊,日治時學者鳥居龍藏名之為新高族。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賽夏族
(賽夏語:SaySiyat),又譯獅設族(台灣話:Sai-siat),為台灣原住民族,分佈在新竹縣和苗栗縣交界的山區,居住於海拔高度約五百公尺至一千五百公尺間,人口約六千餘人,是台灣原住民中文化瀕臨危機最深的一個族群,在邵族被承認前是台灣原住民山區人口最少的一族,分佈範圍狹窄,且有被漢化的趨勢,以神秘完整兩年一度的矮靈祭聞名。位於南庄鄉的賽夏族人受客家人影響,多半會說客家語,稱為「南賽夏」;五峰鄉的族人受泰雅族影響,大多以說泰雅語為主,稱為「北賽夏」。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達悟族
(Tao)又稱雅美族(源於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在1897年的調查報告,他在報告中將蘭嶼稱為雅美島),是臺灣唯一主要傳統聚落分佈在台灣離島的原住民族,分布於台灣本島東南外海的蘭嶼上,人口約四千餘人,語言為達悟語,達悟族是海洋民族,以捕魚為主要產業,並以其獨特的飛魚季文化聞名,在1903年日治時期始方有政府派員正式建立建制管治[2]。1998年,主管台灣原住民事務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雅美族人的呼聲下將蘭嶼原住民的族群名稱改為達悟族(Tao),在其語言中的意思是「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邵族
該族的祖先是追逐白鹿翻越「阿里山」一帶('arithan / 'ari a hundun)而來。人口甚少,但與分布在阿里山的鄒族(Cou ; Tsou)在血緣、祭典、語言相當不同,能證明並不是其中一支;另一方面由於和漢族接觸較早,也曾被歸類為平埔族,但該族到底是屬於「高山族」或者是「平埔族」學界並無定見。清政府亦名之為「化番」(歸化生番),既不是「熟番」也不是「生番」。伊能嘉矩將其視為平埔族、鳥居龍藏將其列為高山族。從文化、服飾、體質等特徵來看,邵族均和鄒族人不同,邵族族人自己不但否認他們是鄒族,且發起正名運動。在2001年8月8日政府正式承認邵族為原住民部族之一。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噶瑪蘭族
(噶瑪蘭語:Kebalan),為臺灣原住民族的一個族群,其分布區域主要在於蘭陽平原一帶,與之臨近的還有同屬東台灣南島語族的猴猴族與哆囉美遠族。十八世紀末漢人移民開始大批進入宜蘭地區,噶瑪蘭族的土地與人口大量流失,被迫遷至花蓮與臺東地區海岸,為留存有較多的傳統文化及使用噶瑪蘭語人口的地區。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太魯閣族
最早起源於今臺灣南投地區,與賽德克族有共同祖先。現代人類學者認為,泰雅族與賽德克族、太魯閣族擁有共同起源,可區分為泰雅亞群與賽德克亞群兩大分支。賽德克亞群可再區分為三大方言群:
1.德路固(Seejiq Truku)太魯閣群(Taroko),或稱「托洛庫群」(Truku)
2.德固達雅(Seediq Tgdaya)德克達雅群(Takadaya)木瓜群(Balibao)
3.都達(Sediq Toda)道澤群(Tuuda)陶塞群(Tausa)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撒奇萊雅族
世居於花蓮奇萊平原(即花蓮平原),勢力範圍約在立霧溪以南,木瓜溪以北,曾為花蓮平原上最大的原住民族群。目前有幾個主要部落分佈在花蓮,分別是位在花蓮市國福里撒固兒部落及國慶里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新城鄉北埔復興部落、瑞穗鄉馬立雲部落、壽豐鄉水璉部落,以及豐濱鄉磯崎部落。主要根據地在今日四維高中附近,稱作「達固湖灣」(Takubuwan),清代時稱為「竹窩宛」。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賽德克族
(賽德克語:Seediq),是臺灣原住民的部族之一,分佈於南投縣仁愛鄉。在近代的族群分類上被歸為泰雅族的分支,經過多年的正名運動,終在2008年4月23日成為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臺灣原住民族群。人口約一萬餘人。早在清朝文獻中即可見到該族的記載,日治時期的人類學家雖然發現賽德克族與泰雅族在語言上的差異,但兩者同樣有紋面、出草等文化,故仍將其歸類在後者;而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則有共同的起源與文化,卻在居住地域的迥異以及太魯閣族人的身分認同下分道揚鑣。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拉阿魯哇族
(拉阿魯哇語:Hla'alua,國際音標:ɬaʔaɾua,書寫系統制定前慣以 Saaroa 拼之),舊稱沙阿魯阿族,清代文獻稱為四社生番,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分佈於高雄市桃源區,人口向內政部申報者約461人,傳統語言為拉阿魯哇語,但通用語是布農語。以往被政府官方錯誤歸類為鄒族的一支,和卡那卡那富族合稱「南鄒」,中華民國政府於2014年6月26日承認其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15族。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卡那卡那富族
(卡那卡那富語:Kanakanavu),舊稱卡那卡那布,荷蘭文獻記載為Kanakannavo,清代文獻記載為干那霧、干仔務、干仔霧、簡仔霧等,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人口向內政部申報約414人,主要分佈於高雄市那瑪夏區,傳統語言為卡那卡那富語,但目前通用語是布農語。以往被各統治政府歸類於鄒族,和拉阿魯哇族合稱「南鄒」,原住民族委員會於2014年6月26日承認其為台灣原住民族。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更多關於原住民族的介紹可以參閱原住民族委員會官網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