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等法院書記官
|
108年司法特考考前時事議題分析
▼監所管理員 - 行動接見
▼監所管理員 - 六大時事議題
▼監獄學 - 時事考題
【監獄學概要】考前猜題-選擇題型
1.關於「修復式正義」,下列何者為是?
(A)社區、加害人、審判者(B)社區、加害人、國家機關(C)國家、社區、矯正機關(D)加害人、被害人、社區
2.關於賓州制度,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A)是以日間雜居的方式進行
(B)提供較佳作業與訓練地方,可以為個人及國家帶來財富
(C)反對長期的潔隊獨居生活
(D)受刑人與受刑人之間完全隔離,以靜默及懺悔的方式達到教化目的
3.大法官釋憲755號,明白指出我國受刑人擁有何種基本權利?
(A)選舉權
(B)宗教自由權
(C)監獄處分或其他管理措施逾越達成監獄行刑目的所必要之範圍,而不法侵害其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利且非顯屬輕微時,本於憲法第16條有權利即有救濟之意旨,始許其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救濟。
(D) 監獄處分或其他管理措施逾越達成監獄行刑目的所必要之範圍,如不服申訴決定時,具有提起外部訴訟救濟權
4.關於監獄建築,以下敘述何者為非?
(A)目前我國監獄採用電線桿型、田字型、日字型為主,其中最多為田字型、電線桿型
(B)我國目前並無高層都會型監獄建築
(C)八卦型監獄建築優點容易支援、戒護視線清楚,缺點是採光及通風不佳。
(B)台北監獄(至善大樓)屬於高樓都會型建築
5.「四大犯罪矯正政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鎮壓模式:強調高頻率嚴厲監控受刑人,使受刑人不會製造麻煩及違背監獄之紀律。並認為刑罰之本身不在於改變犯者,而是在有效改變犯罪者的「行為」
(B)改善模式:在於改變犯者的行為,使其有良好的品行。並認為減少標籤不是重點,強調有效控制與鎮壓受刑人,並且以犯罪烙印來控制犯罪者
(C)矯治醫療模式:重視犯罪者之改善,不重視社區部分,此模式以醫療模式來處理犯罪者,以(病患)標籤來取代(犯罪者)稱呼
(D)改善模式:重視犯罪者行為改善,以行為塑造將受刑人改造成順從良好的品性:減少犯罪標籤,以免難以復歸社會
6.大法官釋憲中關於收容人之基本權利,以下何者為非?
(A)訴訟權(B)投票權(C)表達意志自由權(D)秘密通訊權
7.關於受刑人之申訴,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申訴,受刑人不服監獄處分提出異議,可以藉此獲得平反
(B)申訴,受刑人不服監獄管理或處分時,得經由典獄長申訴於監督機關或視察人員之一種受刑人行刑權利
(C)申訴,可以減少監獄暴動事件。受刑人可對監獄之建議與與發情緒壓力,可藉此拉近與管理人員距離,減少雙方衝突
(D)申訴,可使受刑人事實對於不服之處分提出異議,亦可以對於不服之申訴提出訴訟救濟權。
8.關於「調查分類」以下何者為非?
(A)調查分類在於訂定處遇計畫,防止惡性感染、傳染病預防等
(B)「調查分類」是利用「科學方式」來分析鑑定受刑人,設計一套適合受刑人個別處遇計畫
(C)調查分類得隨時應受刑人情緒起伏做更改,避免造成服刑困難,僅限於服刑期間處遇計畫
(D)受刑人出獄之後更生計畫,應於其入監時妥為調查,出獄前應確認複查並討論推行之可行性
9.調查分類目的,下列何者為非?
(A)處遇:運用直接、間接調查及心理測驗等不同方式,依據個別化基礎建立個別處遇計畫
(B)作業:依據調查分類結果,可分為三種作業模式,如視同作業、監內作業及監外作業
(C)醫療保健:對受刑人實施健康檢查,調查收容人有無家族病史,安排適合醫療需求等
(D)更生保護:入監會對受刑人性格、身心健康、家庭狀況及社會背景做調查分析,對於出監後更生計畫並無特別作用
10.關於超大型安全監獄,下列何者為非?
(A)因收容人數過多,不利於處遇正向效果
(B)方便管理
(C)強化受刑人與管理員之間互動
(D)各分區能針對受刑人特性,發揮自己管理特色
11.受刑人違規處與程序,下列何者為是?
(A)報告:無論違規事件輕微或是嚴重均不可以「非正式處理」,以免處理方式不當或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B)調查:違規事件提出報告後,於24小時內完成調查,如違規者行為有觸犯法律之嫌,應移送地檢署偵辦
(C)聽證:調查完畢後,應先舉行工場聽證,不可以先予以書面聲明,以防止串供,逾期接受調查及聽證時,得先隔離監禁
(D)紀錄:紀律委員會應於聽證程序中獲取資料,並製成紀錄送典獄長檢視,但是否需要書面通知違規受刑人,視事件情況嚴重性由長官決定
12.關於德州和密西根責任模式內容,以下何者正確?
(A)管理處理:德州模式主張受刑人影為自己負責不強調對受刑人有太多干預;責任模式採取嚴密行政措施管理受刑人,使受刑人過著軍事化生活,如此才能對自己行為負責任
(B)違規處理:德州模式對較嚴重事件正式處理外,亦採取非正式口頭規勸方式處理輕微事件,責任模式均採取正式程序處理任何違規事件
(C)其他事務處理:前者採取(BT制)受刑人協助管理人員處理各項事務;後者採取舍監制
(D)針對權益之限制:前者允許受刑人與外界人士接見,可用電話但是要特定時間使用;後者對於接見和其他權力常施予各種限制
參考答案:
1.(D) 2.(D) 3.(C) 4.(B) 5.(C) 6.(B) 7.(C) 8.(C) 9.(D) 10.(A) 11. (B) 12.(C)
(A)社區、加害人、審判者(B)社區、加害人、國家機關(C)國家、社區、矯正機關(D)加害人、被害人、社區
2.關於賓州制度,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A)是以日間雜居的方式進行
(B)提供較佳作業與訓練地方,可以為個人及國家帶來財富
(C)反對長期的潔隊獨居生活
(D)受刑人與受刑人之間完全隔離,以靜默及懺悔的方式達到教化目的
3.大法官釋憲755號,明白指出我國受刑人擁有何種基本權利?
(A)選舉權
(B)宗教自由權
(C)監獄處分或其他管理措施逾越達成監獄行刑目的所必要之範圍,而不法侵害其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利且非顯屬輕微時,本於憲法第16條有權利即有救濟之意旨,始許其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救濟。
(D) 監獄處分或其他管理措施逾越達成監獄行刑目的所必要之範圍,如不服申訴決定時,具有提起外部訴訟救濟權
4.關於監獄建築,以下敘述何者為非?
(A)目前我國監獄採用電線桿型、田字型、日字型為主,其中最多為田字型、電線桿型
(B)我國目前並無高層都會型監獄建築
(C)八卦型監獄建築優點容易支援、戒護視線清楚,缺點是採光及通風不佳。
(B)台北監獄(至善大樓)屬於高樓都會型建築
5.「四大犯罪矯正政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鎮壓模式:強調高頻率嚴厲監控受刑人,使受刑人不會製造麻煩及違背監獄之紀律。並認為刑罰之本身不在於改變犯者,而是在有效改變犯罪者的「行為」
(B)改善模式:在於改變犯者的行為,使其有良好的品行。並認為減少標籤不是重點,強調有效控制與鎮壓受刑人,並且以犯罪烙印來控制犯罪者
(C)矯治醫療模式:重視犯罪者之改善,不重視社區部分,此模式以醫療模式來處理犯罪者,以(病患)標籤來取代(犯罪者)稱呼
(D)改善模式:重視犯罪者行為改善,以行為塑造將受刑人改造成順從良好的品性:減少犯罪標籤,以免難以復歸社會
6.大法官釋憲中關於收容人之基本權利,以下何者為非?
(A)訴訟權(B)投票權(C)表達意志自由權(D)秘密通訊權
7.關於受刑人之申訴,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申訴,受刑人不服監獄處分提出異議,可以藉此獲得平反
(B)申訴,受刑人不服監獄管理或處分時,得經由典獄長申訴於監督機關或視察人員之一種受刑人行刑權利
(C)申訴,可以減少監獄暴動事件。受刑人可對監獄之建議與與發情緒壓力,可藉此拉近與管理人員距離,減少雙方衝突
(D)申訴,可使受刑人事實對於不服之處分提出異議,亦可以對於不服之申訴提出訴訟救濟權。
8.關於「調查分類」以下何者為非?
(A)調查分類在於訂定處遇計畫,防止惡性感染、傳染病預防等
(B)「調查分類」是利用「科學方式」來分析鑑定受刑人,設計一套適合受刑人個別處遇計畫
(C)調查分類得隨時應受刑人情緒起伏做更改,避免造成服刑困難,僅限於服刑期間處遇計畫
(D)受刑人出獄之後更生計畫,應於其入監時妥為調查,出獄前應確認複查並討論推行之可行性
9.調查分類目的,下列何者為非?
(A)處遇:運用直接、間接調查及心理測驗等不同方式,依據個別化基礎建立個別處遇計畫
(B)作業:依據調查分類結果,可分為三種作業模式,如視同作業、監內作業及監外作業
(C)醫療保健:對受刑人實施健康檢查,調查收容人有無家族病史,安排適合醫療需求等
(D)更生保護:入監會對受刑人性格、身心健康、家庭狀況及社會背景做調查分析,對於出監後更生計畫並無特別作用
10.關於超大型安全監獄,下列何者為非?
(A)因收容人數過多,不利於處遇正向效果
(B)方便管理
(C)強化受刑人與管理員之間互動
(D)各分區能針對受刑人特性,發揮自己管理特色
11.受刑人違規處與程序,下列何者為是?
(A)報告:無論違規事件輕微或是嚴重均不可以「非正式處理」,以免處理方式不當或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B)調查:違規事件提出報告後,於24小時內完成調查,如違規者行為有觸犯法律之嫌,應移送地檢署偵辦
(C)聽證:調查完畢後,應先舉行工場聽證,不可以先予以書面聲明,以防止串供,逾期接受調查及聽證時,得先隔離監禁
(D)紀錄:紀律委員會應於聽證程序中獲取資料,並製成紀錄送典獄長檢視,但是否需要書面通知違規受刑人,視事件情況嚴重性由長官決定
12.關於德州和密西根責任模式內容,以下何者正確?
(A)管理處理:德州模式主張受刑人影為自己負責不強調對受刑人有太多干預;責任模式採取嚴密行政措施管理受刑人,使受刑人過著軍事化生活,如此才能對自己行為負責任
(B)違規處理:德州模式對較嚴重事件正式處理外,亦採取非正式口頭規勸方式處理輕微事件,責任模式均採取正式程序處理任何違規事件
(C)其他事務處理:前者採取(BT制)受刑人協助管理人員處理各項事務;後者採取舍監制
(D)針對權益之限制:前者允許受刑人與外界人士接見,可用電話但是要特定時間使用;後者對於接見和其他權力常施予各種限制
參考答案:
1.(D) 2.(D) 3.(C) 4.(B) 5.(C) 6.(B) 7.(C) 8.(C) 9.(D) 10.(A) 11. (B) 12.(C)
更多內容
1 評論
作者
高鋒公職